关于农业发展银行缴纳印花税问题的复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8:08:04   浏览:944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农业发展银行缴纳印花税问题的复函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农业发展银行缴纳印花税问题的复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你行农发行字〔1996〕1号文《关于申请免征印花税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关于你行提出的对政策性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三条“无息、贴息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规定,决定对你行办理的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储备贷款及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贷款等财政贴息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其他贷款合同
照章征收印花税。
二、关于你行提出的对资本金、公积金等免征印花税问题,按照国务院从严控制减免税的精神,不再给予特殊政策,一律按规定缴纳印花税。






1996年8月1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2011年度达州市人民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

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


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度达州市人民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

达市府发〔2011〕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中央、省驻达企事业单位:

现将《2011年度达州市人民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达州市人民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试行)》(达市府发〔2010〕41号)同时废止。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2011年度达州市人民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5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川委发〔2008〕1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府发〔2009〕39号)以及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达州市市级部门目标绩效管理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达市委发〔2011〕14号)等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政府部门绩效管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全市工作总体取向,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任务,以保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为基点,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励市政府部门争创一流业绩,提供一流服务,建设一流机关。

第三条 绩效管理的原则。

(一)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进行绩效管理,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依据,促进行政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二)坚持公正透明的原则。把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结合起来,在评估部门履行职能职责的同时,注重对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创新精神和行政效能的评估,实行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推动部门改进工作,不断提升工作绩效。

(三)坚持简便易行的原则。根据部门职责任务设置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注重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力求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力戒繁琐,讲求实效。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工作部门、垂直管理单位、市政府其他机构、市政府派出机构(以下简称市政府部门)。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把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中心纳入到市政府工作部门进行考核。



第二章 绩效管理的内容



第五条 绩效管理设置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共性要求,三级指标是一、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结合部门实际量身定制。一级指标4项,分别为职能职责、行政效能、服务质量、自身建设。二级指标12项,分别为职责任务、依法行政、政令畅通、效能建设、成本效益、应急管理、服务群众、接受监督、协作配合、党组织建设、政风行风和廉政建设。

第六条 职能职责主要评估市政府部门履行法定职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的情况。

(一)职责任务。履行法定职责,做好重点工作,完成核心指标的情况。由被评估部门提供绩效管理报告,市统计局提供评估意见。

(二)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决策行为,依法履行部门职责,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情况。由市政府法制办提供评估意见。

(三)政令畅通。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执行市政府领导指示,令行禁止和真抓实干的态度、能力和效果。由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督查室提供评估意见。

第七条 行政效能主要评估市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控制行政成本,增强应急能力,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构建良好的环境支撑和作风保障的情况。

(一)效能建设。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以下简称“四项制度”),管理创新和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情况。由被评估单位提供绩效管理报告,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市直机关工委提供评估意见。

(二)成本效益。履行职责、完成任务付出的代价,降低行政成本,财政支出绩效的情况。由市财政局提供评估意见。

(三)应急管理。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落实维稳第一责任,应急能力、应急准备及网络舆情快速反应的情况。由市委宣传部(网络办)、市委维稳办、市政府应急办提供评估意见。

第八条 服务质量主要评估市政府部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和接受监督的情况。

(一)服务群众。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实行“两集中、两到位”,推行并联审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情况。被评估单位提供绩效管理报告,由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直机关工委提供评估意见。

(二)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议案、政协提案,接受监察、审计专门监督以及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化解社会矛盾的情况。由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委群众工作局(市政府信访局)提供评估意见。

(三)协作配合。部门之间工作沟通协商、协作配合的情况。由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督查室提供评估意见。

第九条 自身建设主要评估市政府部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情况。

(一)党组织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由市直机关工委提供评估意见。

(二)政风行风。端正行业作风,纠正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情况。由市监察局提供评估意见。

(三)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情况。由市直机关工委、市监察局提供评估意见。

第十条 部门绩效管理的三级指标,由市政府绩效办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征求被评估部门意见,经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后,由市政府绩效委下达。



第三章 绩效管理的实施



第十一条 绩效管理在部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采取社会公众评价、绩效组织评价、领导评价和部门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部门自我评价。部门根据绩效管理办法和绩效管理三级指标,提供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报告,作为市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依据之一。

(二)社会公众评价。由市政府绩效办牵头组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代表,对市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成效进行民主测评和满意度测评。

(三)绩效组织评价。市政府绩效委在部门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报告和相关部门评估意见的基础上,按照规定比例,对部门绩效进行有记名评价。

(四)领导评价。市政府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同时邀请市委领导)对部门年度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规定比例,对部门绩效进行有记名评价。

(五)部门互评。市政府部门相互进行评价。

第十二条 部门绩效管理实行分类计分。职能职责满分为60分,行政效能满分为15分,服务质量满分为15分,自身建设满分为10分。

第十三条 部门绩效评价的权重和计分。社会公众的评价权重为30%,市政府绩效委的评价权重为40%,市领导的评价权重为20%,部门互评的评价权重为10%。

(一)社会公众评价。社会公众对市政府部门的评价结论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档,按评价项目的分值分别计分。

(二)绩效组织评价。市政府绩效委成员对市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评价结论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档,按二级指标的分值分别计分。

(三)领导评价。市领导对市政府部门年度绩效管理的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按规定分值分别计分。

(四)部门互评。市政府部门年度绩效管理互相评价的结论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档,按规定分值分别计分。

第十四条 新增目标得分。市委、市政府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达文件增设的工作目标,经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同意后,纳入新增目标管理。

完成工作任务的计0分,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按比例加分,每项最高加1分;未完成工作任务的,视情况扣分,每项最多扣1分。

第十五条 部门绩效管理实行创先争优加分和批评问责扣分。

(一)创先争优加分

1.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奖励的,每项加1分;获得省委、省政府、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含国务院直属局、领导小组,下同)表彰奖励的,每项加0.5分(若分等次奖励的,按一、二、三等奖分别加0.5、0.4、0.3分);获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表彰奖励的,每项加0.3分(若分等次奖励的,按一、二、三等奖分别加0.3、0.2、0.1分);凡上级表彰奖励达州市委、市政府的,市级牵头部门按相应标准加分。同一项目受到多层级表彰奖励的,按最高级别加分,不重复加分。获奖加分累计不超过5分。

2.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的,每项(次)加1分。同一项目受到多层级肯定性批示的,按最高级别加分,不重复加分。肯定性批示加分累计不超过5分。

(二)批评问责扣分

1.批评扣分。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通报批评的,每项(次)扣2分;受到省委、省政府、中央机关、国家部委通报批评的,每项(次)扣1分;受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市委、市政府通报批评的,每项(次)扣0.5分;受到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通报批评的,每项(次)扣0.2分;被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曝光,造成不良影响的,每项(次)扣1分;同一项目受到多层级通报批评的,按最高级别扣分,不重复扣分。上级通报批评达州市委、市政府的,市级牵头部门按相应标准扣分。

2.问责扣分。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受到问责,每人次扣2分。

第十六条 绩效管理考评结果的确定。

市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得分=社会公众评价得分+绩效组织评价得分+领导评价得分+部门互评得分+新增目标得分+创先争优加分-批评问责扣分。

绩效管理先进单位按市政府部门总数的三分之一产生,其中市政府工作部门、垂直管理单位、市政府其他机构各占三分之一。

年度部门绩效管理得分由市政府绩效办汇总,市政府绩效委提出绩效管理考评意见,报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审定。垂直管理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由市政府反馈其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奖惩办法

(一)奖励

对绩效管理合格的市政府部门,根据经费供给渠道分别进行奖励。

(二)惩罚

1.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对该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目标绩效奖实行“一票否决”: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通报批评的;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落实不力,重要工作任务完成差,严重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部门(单位)内部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较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或不稳定事件,部门(单位)职工严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2.对部门绩效管理不合格单位由市委、市政府予以通报批评。排名倒数第一的部门(单位),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3.没有及时将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及市政府绩效委下达的考评指标进行分解细化,没有落实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员的部门(单位),不予兑现年终目标绩效奖。

4.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治安拘留、刑事处罚,以及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不进行考核或不定等次(试用期内公务员除外)的干部职工,不计发目标绩效奖。



第四章 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



第十八条 建立达州市人民政府绩效管理委员会,在市长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对市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市政府绩效委由常务副市长任主任,市政府秘书长任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政府法制办、市统计局、市委群众工作局(市政府信访局)、市政府绩效办、市政府应急办、市政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邀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各一位副秘书长和市直机关工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绩效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在市政府绩效委的领导下,设立市政府绩效管理办公室(简称市政府绩效办),为市政府绩效委的日常办事机构。年终考核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在市政府部门自查的基础上,由市政府绩效委对三分之一的市政府部门进行随机抽查复核。

第二十条 在市政府绩效委的领导下,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分工,提供市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意见。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绩效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市政府委托部门管理的机构及部门内设机构的绩效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垂直管理单位中的金融机构、企业类的绩效管理分别由市政府金融办、市经信委牵头,参照本办法另行制订考核指标体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市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2.垂直管理单位(企业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3.垂直管理单位(金融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1:

市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序号
一级指标
具体内容
二级指标
具体内容
三级

指标
评估依据

1
职能

职责

(60分)
履行法定职责、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的情况
职责任务

(40分)
履行法定职责,做好重点工作,完成核心指标的情况
结合

部门

实际

量身

定制
部门绩效管理报告,市统计局评估意见

依法行政(10分)
规范行政决策行为,依法履行部门职责,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情况
市政府法制办评估意见

政令畅通(10分)
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执行市政府领导指示,令行禁止和真抓实干的态度、能力和效果
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督查室评估意见

2
行政

效能

(15分)
行政效能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控制行政成本,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构建良好环境支撑和作风保障的情况
效能建设(7分)
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四项制度”,管理创新和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情况
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市直机关工委评估意见

成本效益(4分)
完成目标任务付出的代价,降低行政成本,财政支出绩效的情况
市财政局评估意见

应急管理(4分)
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落实维稳第一责任,应急能力、应急准备和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的情况
市委宣传部(网络办)、维稳办,市政府应急办评估意见

3
服务

质量

(15分)
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和接受监督的情况
服务群众

(8分)
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实行“两集中、两到位”,推行并联审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情况
结合

部门

实际

量身

定制
部门绩效管理报告,市直机关工委、市政务服务中心评估意见

接受监督(4分)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接受监察、审计专门监督以及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化解社会矛盾的情况
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委群众工作局(市政府信访局)评估意见

协作配合(3分)
部门之间工作沟通协商、协作配合的情况
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督查室评估意见

4
自身

建设

(10分)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情况
党组织

建设

(4分)
机关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
市直机关工委评估意见

政风行风(3分)
端正行业作风,纠正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情况
市监察局评估意见

廉政建设(3分)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情况
市直机关工委、市监察局评估意见








附件2:

垂直管理单位(企业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序号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内容
三级

指标
评估依据


1
职能

职责

(80分)
核心指标

(60分)
1.纳税增量额度情况;(20分)

2.产品质量情况;(10分)

3.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落实情况;(15分)

4.吸纳地方人员就业,缓减地方就业压力情况;(10分)

5.报送企业经济指标数字情况。(5分)
结合

部门

实际

量身

定制
市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人社局、环保局等部门评估意见,市经信委汇总


依法治企

(10分)
1.企业环保排污达标情况;(3分)

2.安全生产情况;(3分)

3.社保“三金”解缴情况;(2分)

4.住房公积金建立及缴存情况。(2分)
市环保局、人社局、安监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评估意见,市经信委汇总

政令畅通

(5分)
1.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任务及领导交办事项情况;(3分)

2.令行禁止、真抓实干的态度及效果情况。(2分)
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门评估意见

应急管理

(5分)
1.落实维稳第一责任;(2分)

2.预防突发事件情况;(2分)

3.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情况。(1分)
市委维稳办、市政府应急办等部门评估意见

2
服务

质量

(10分)
服务群众

(5分)
1.加强企业服务窗口建设情况;(3分)

2.扶贫帮扶情况。(2分)
市经信委等部门评估意见

接受监督

(3分)
1.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情况;(1分)

2.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1分)

3.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情况。(1分)
市经信委等部门评估意见

协作配合

(2分)
企地沟通协作情况(2分)
市经信委等部门评估意见

3
自身

建设

(10分)
党群组

织建设

(5分)
1.企业党组织建设情况;(3分)

2.工会组织建设情况。(2分)
结合

部门

实际

量身

定制
市直机关工委、市经信委、市总工会等评估意见,市经信委汇总


企风行风

(2.5分)
1.作风建设的情况;(1分)

2.制度建设的情况;(1分)

3.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情况。(0.5分)
市经信委、市监察局等部门评估意见

廉政建设

(2.5分)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1分)

2.反腐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情况;(1分)

3.惩治和预防商业贿赂情况。(0.5分)
市经信委、市监察局评估意见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物资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用铜产品的规定

物资部 国家计委 等


物资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用铜产品的规定

1989年8月23日,物资部、国家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铜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国家每年用大量外汇组织进口,但供需矛盾仍很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原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物资部曾于一九六三年、一九六五年、一九七八年先后颁发了禁止用铜产品的规定。经多年实施,效果较好。但近年来,由于管理失控,一些生产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无视国家有关规定,擅自生产禁止用铜产品(如铜火锅、铜锁、铜床、铜灯具及建筑物内外装修用铜),造成铜使用上的混乱和浪费,严重影响国家重点生产建设需要,同时也加剧了供需矛盾。
为了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生产用铜产品,限制不合理消费,特作如下规定:
一、国家重新修订颁布的《禁止用铜产品目录》,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二、凡属《禁止用铜产品目录》范围内的产品,生产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一律不准继续生产,违者,一经发现,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产品和销售所得,同时由企业主管部门追究企业领导者的责任。
三、对《禁止用铜产品目录》范围内的产品,在本规定下达之前已经签订购销合同(尚未履行)的,供需双方应立即中止执行,并免除双方经济责任;对已生产的成品、半成品由生产企业清理造册,报告当地计(经)委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由物资、商业部门组织处理。
四、凡属《禁止用铜产品目录》范围内的产品,商业部门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一律不准继续经营;对现有库存商品,限定自本规定颁布之日起,半年内售完。违反本规定继续销售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销售所得;未售出的商品,由物资回收部门按报废物资进行收购处理。
五、一般建筑的室内外装修一律不准用铜。驻华使领馆和涉外饭店的装修、文物古迹修复等用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物资局(厅)审批,报物资部备案。
六、特种工艺品、旅游商品、塑像、少数民族特需品等用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物资局(厅)审核后,报物资部批准。
七、对涉及到产品性能、质量的轻工、机械、医疗器械、消防、水暖器材等产品,以及影响主产品性能的部分配套产品,确需用铜的,可由设计部门或产品标准、质量检测归口部门出具证明,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物资部审批。
八、生产出口商品,不受《禁止用铜产品目录》的限制,所需铜主要应采取“以进养出”的办法解决,违者按本规定第二条处理。

附:禁止用铜产品目录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 一、五金商品 | |
|1.手电筒 |除导电部件外全部 |
|2.理发电吹风机 |外壳 |
|3.各种锁 |除锁芯、弹子、弹簧外全部 |
|4.钥匙 |全部 |
|5.各类小刀 |除肖眼、铆钉外全部 |
|6.刮胡子刀架 |全部 |
|7.各种钮扣 |全部 |
|8.子母扣 |除弹簧外全部 |
|9.拉链 |全部 |
|10.顶针 |全部 |
|11.建筑物内部安装 |楼梯镶边、栏杆及地面镶 |
| 及装饰品 |铜片、暖气管等 |
|12.合页、插肖、风勾 |全部 |
|13.门窗上各种拉手 |全部 |
|14.各种箱、柜等家具上 | |
| 的包角杂件 |全部 |
|15.取暖用手炉、脚炉 |全部 |
|16.火盆 |全部 |
|17.汤婆子 |除口盖部分外全部 |
|18.各种熨斗 |除导电部分外全部 |
|19.镜框 |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20.镜架 |全部 |
|21.各种皮带扣 |全部 |
|22.铜床 |全部 |
|23.帐钩 |全部 |
|24.衣架、衣钩 |全部 |
|25.各种商标 |全部 |
|26.各种商标、招牌 |全部 |
|27.花瓶 |全部 |
|28.各种证章、纪念章 |除别针全部 |
|29.旗顶、旗脚 |全部 |
|30.蓬布圈 |全部 |
|31.窗帘圈 |全部 |
|32.羊眼圈 |全部 |
|33.瓜子练子 |全部 |
|34.钢卷尺头 |全部 |
|35.马具铜环、马蹬、铜铃|全部 |
|36.各种餐具 |全部 |
|37.马桶箍 |全部 |
|38.钓鱼海杆 |包皮 |
| 二、交电产品 | |
|电风扇页罩 |全部 |
| 三、文教体育用品 | |
|1.吸水器 |全部 |
|2.自来水笔 |笔套、护胆管 |
|3.各种笔套 |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4.油画笔 |笔卷 |
|5.笔架笔筒 |全部 |
|6.墨盒 |全部 |
|7.活动铅笔 |全部 |
|8.圆珠笔 |除笔头以外全部 |
|9.圆规 |除螺丝、螺帽外全部 |
|10.比例尺 |全部 |
|11.算盘 |包角和杆 |
|12.指南针 |外壳 |
|13.油印机 |螺丝 |
|14.号码机 |全部 |
|15.大头针机器 |漏斗铜棍 |
|16.打孔机 |全部 |
|17.粉笔模子 |全部 |
|18.木马 |鞍环 |
|19.玩具汽车 |全部 |
| 四、炊事用具及茶具 | |
|1.各种水壶 |全部 |
|2.各种茶壶(杯、盘、罐、碗、|全部 |
| 碟等)、茶水炉 | |
|3.各种酒杯(壶)、烫酒斗 |全部 |
|4.铜锅 |除工业用以外全部 |
|5.火锅 |全部 |
|6.菜盆 |全部 |
|7.锅铲 |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8.勺子 |全部 |
|9.漏勺 |全部 |
|10.叉子 |全部 |
|11.果盘 |全部 |
|12.其它 | |
| 五、烟具 | |
|1.烟盒 |全部 |
|2.烟灰缸 |全部 |
|3.烟锅(嘴) |全部 |
|4.打火机 |外壳、固定架、上下盖、掀手 |
| 六、度量衡 | |
|1.各种秤 |秤杆、包头、秤盘 |
|2.砝码 |200克(不含200克)以上的|
| |全部 |
| 七、迷信用品 | |
|1.蜡台 |全部 |
|2.香炉 |全部 |
|3.祭盘 |全部 |
|4.其它 | |
| 八、各种灯具 | |
|1.各种台灯 |全部 |
|2.各种吊灯 |全部 |
|3.各种壁灯 |全部 |
|4.各种伞灯 |全部 |
|5.汽灯零件 |入油盖、包心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6.其它 | |
| 九、特种工艺产品 | |
|1.各种腰刀和单双开刀 |外壳、挂环 |
|2.素宝剑和烧兰宝剑 |外壳、挂环 |
|3.各种折刀 |外壳、挂环 |
|4.各种手镯 |全部 |
|5.银嵌首饰匣 |全部 |
|6.各种别针 |全部 |
|7.耳环 |全部 |
|8.九连环 |全部 |
|9.链锁 |全部 |
|10.项链 |全部 |
|11.插条针 |全部 |
|12.耳勺 |全部 |
| 十、机械产品 | |
|1.普通电灯泡 |灯头 |
|2.避雷器接地线 |除两头外全部 |
| 十一、医疗器械 | |
|1.握力计 |刻度表尺 |
|2.胶片干燥箱 |除电气部分外全部 |
|3.手提式高压消毒器 |螺丝、内胆 |
|4.木塞穿孔器 |全部 |
|5.低压消毒器 |内胆 |
|6.螺丝水止 |全部 |
|7.药筛 |圈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8.烧瓶夹 |全部 |
|9.冷凝管夹 |全部 |
|10.管架 |全部 |
|11.鼠固式解剖台 |板面 |
|12.灌药品 |除身躯外全部 |
|13.马体量尺 |全部 |
|14.羊用投丸器 |筒及芯子 |
|15.牛马麻醉口罩 |全部 |
|16.牛马开腔器 |全部 |
|17.兽用打针锤 |柄 |
|18.体重计 |底盘及外圈 |
|19.血沉台 |立柱 |
|20.照明压舌板 |板 |
|21.眼检查镜 |镜片圈 |
|22.截断刀 |柄 |
|23.切腿刀 |柄 |
|24.疮口钩 |柄 |
|25.刮匙 |柄 |
|26.指锯 |柄 |
|27.板锯 |柄 |
|28.骨钻 |柄 |
|29.筋骨剥离子 |柄 |
|30.眼角板 |全部 |
|31.耳茸绞断器 |柄 |
|32.三级点眼点 |瓶架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33.牙科污物桶 |全部 |
|34.牙科棉花桶 |全部 |
|35.镊子 |全部 |
|36.子宫卷棉子 |柄 |
|37.煮沸消毒器 |全部 |
|38.电煮消毒器 |器械盘 |
|39.电气蒸馏器 |腿 |
|40.纱布罐 |全部 |
|41.吊桶架 |立柱顶螺丝卡、挂钩、瓶卡子 |
|42.患者自动搬运车 |手搬圈、鼻子折页 |
|43.血液沉降架 |全部 |
|44.压舌板 |全部 |
|45.漏斗架 |全部 |
|46.各种针盒 |全部 |
|47.单双盐水架 |全部 |
|48.消毒棉盒 |全部 |
|49.牙科椅子 |除油泵外全部 |
|50.手术床 |除蜗轮、轴瓦、轴套、螺丝、 |
| |油泵外全部 |
|51.产床 |除蜗轮、轴瓦、轴套、螺丝、 |
| |油泵外全部 |
|52.硬汽高压消毒器 |除安全阀、电热管、接头外 |
| |全部 |
|53.手术灯 |除导电部分及垫片外全部 |
|54.吸入器 |大底盘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55.万能换药车 |全部 |
|56.开口器 |全部 |
|57.拉钩 |全部 |
|58.弓锯 |柄 |
|十二、水暖器材及卫生洁具 | |
|1.截止阀 |除阀座、阀瓣、连接圈外全部 |
|2.皮线截止阀 |除阀座、连接圈外全部 |
|3.止回阀 |除阀座、阀瓣外全部 |
|4.直通式汽门 |除阀座、阀瓣外全部 |
|5.直角式汽门 |除阀座、阀瓣、阀座外全部 |
|6.钥匙汽门 |除阀杆、阀瓣、阀座外全部 |
|7.分路汽门 |全部 |
|8.弹簧式安全阀 |除阀座、阀瓣、调节丝背母外 |
| |全部 |
|9.薄膜式减压阀 |除阀座、阀瓣、调节丝背母外 |
| |全部 |
|10.直角式恒温疏水器 |除阀座、阀瓣、锁母膨胀芯外 |
| |全部 |
|11.直角式恒温疏水器 |除阀座、阀瓣、锁母膨胀芯外 |
| |全部 |
|12.双筒伸缩器 |除铜套外全部 |
|13.单筒伸缩器 |除铜套外全部 |
|14.浮筒式疏水器 |除自动跑气门、浮筒组件外 |
| |全部 |
|15.杠杆浮球式疏水器 |除滑阀机构外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16.自由浮球阀 |除过滤网外全部 |
|17.丝扣旋塞 |除转身外全部 |
|18.法兰旋塞 |除转身外全部 |
|19.化装架 |全部 |
|20.毛巾架 |全部 |
|21.手纸架 |全部 |
|22.单法兰汽门 |1/2″以上本体盘根箱 |
|23.双法兰汽门 |1/2″以上本体盘根箱 |
|24.双法兰转心门 |1/2″以上本体上盖瓦拉螺丝 |
|25.管卡盘 |全部 |
|26.水箱下水口 |全部 |
|27.脸盆存弯 |全部 |
|28.小便盛水弯 |全部 |
|29.直型盛水弯 |1/4″大身 |
|30.弯型盛水弯 |1/4″大身 |
|31.自来水龙头 |除阀瓣压兰外全部 |
| 十三、消防器材 | |
|1.管牙接口 |除船用外全部 |
|2.出水口扪盖 |全部 |
|3.球阀壳体 |除船用外全部 |
|4.出水闸阀壳体 |除船用外全部 |
|5.进水口座 |本体 |
|6.进水口扪盖 |全部 |
|7.吸水管接口 |全部 |
|8.吸水管座 |全部 |
------------------------------------------------------------------
------------------------------------------------------------------
| 产品名称 | 禁止用铜部分 |
|------------------------------|------------------------------|
|9.水带接口 |全部 |
|10.水带包布 |全部 |
|11.消火栓 |本体(除船用外全部) |
|12.引水器操纵柄 |本体(除船用外全部) |
|13.直空泵拉杆 |全部 |
|14.拉梯滑轮 |全部 |
|15.滤水器 |全部 |
|16.摇水柄 |全部 |
|17.水枪 |壳体 |
------------------------------------------------------------------